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我院《微机原理》课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

时间:2004-09-16点击数:来源:

重点建设课程 ---《微机原理》建设总结报告

       《微机原理》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涉及微型计算机软硬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每一位从事教育技术专业的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微处理器,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以及接口技术等。学习本课程知识,不仅是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多媒体开发及其相关工作的必备本领,因此,本课程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规范教学活动,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水平和保证合格的教学质量,教育技术学院于2003年4月申请本课程为重点建设的课程。

        一年多来,在院领导、教研室等有关方面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小组四位老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就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汇报如下:

       一、 教学大纲

        根据培养目标,借鉴兄弟院校经验,参考原教学大纲,我们重新修订了本课程教学大纲。除对教学内容做出规定外,突出重点、难点,注重能力培养要求。新大纲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了一些介绍性知识的课时,通过提供多样的课外参考的方式和留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 教材建设

        本课程从02年以来,选用的是清华大学周明德主编的《32位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技术及其应用》教材。这个教材以工科院校为背景,直接从微型计算机的CPU谈起,对于缺乏相关知识的师范类学生来说入门较困难,涉及内容较深,实用性不强。考虑到自编教材的困难,我们通过比较选用清华大学郑学坚、周斌编著的《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一书为教材。

        教材以16位机为主讲机型,增加了32位机的内容,即能以实用机型为主讲清原理,又能保持内容的革新。教材从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典型电路入手讲起,弥补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电路基础知识薄弱的缺点,内容和叙述由浅入深,配有例题及习题,习题有答案,便于学生自学。

        除选用该教材外,向学生推荐了文本参考书;结合课程特点,我们还强调学生访问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学习网站,并提供了Internet地址。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本课程既有对硬件原理的阐述,又要利用软件编程实现一定的功能,是一门软硬结合的课程,学生普遍感觉不易理解,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因而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便显得更加重要。

        1、重点改进教学手段。首先在原来多媒体授课的基础上,增大了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并进一步补充和修改了图形图片质量,使反映芯片结构图片更清晰,增加了大量的FLASH动画,使芯片的工作过程更直观易于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

        2、不断探讨教学方法。教学中变换各种手段,理论和原理内容的阐述本着“少而精”的思想,利用JPEG图片、JIF动画等演示芯片的工作过程或原理,使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利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适当安排习题,使学生对不理解的知识点能及时复习和巩固,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对难点能清晰的理出思路。

        3、建设教师梯队。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有王云、杨威、杨芳、吴彦茹四名教师,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1人,助教1人,初步形成梯队。2003年吴彦茹老师考取了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辅助教育方向的研究生,2004年3月,王云担任了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杨芳担任了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梯队建设有了大发展,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4、题库建设有了雏形。通过几年的试题累积,基本形成了试卷库,可让学生在临考前进行模拟测试;借鉴和参考其他院校的试题库,初步能实现随机抽选试题,组成试卷。试题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但题库中试题的数量还需补充,对各章节的覆盖面还需调整。

        5、日常教学管理得到加强。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填写授课计划,做到有据可依。教学中认真写教案,体现过程性,每节课后有小结及时总结当堂课中的缺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对课后留的作业,坚持1/3的批改量,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实验报告规范,考试客观公正。

         四、不足和改进之处

         经过建设,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课程建设永无止境。首先,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尚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适当增加观摩教学、讨论交流等方法;考核方法需要改革,要将理论考试和能力测试结合起来,比如平时作业、提问、实验的成绩按一定的比例计入课程成绩,提高学生对实践能力和平时学习的重视程度;由于课程的难度较大,辅导答疑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经常组织教学交流和听课,提高教师的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科研需要大力发展,积极申报课题,参与教学改革立项,具有相关科研成果,带动课程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育技术学院微机原理课程组  

200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