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我院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陈吉德在7306室召开以“建构的过去:电影文化记忆研究的五重路径”为主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传媒学院院长周婧主持,传媒学院全体研究生及部分老师参加讲座。
讲座中,陈吉德教授从文化记忆和电影文化记忆的研究路径两个角度切入主题,系统论述了文化记忆的产生和发展脉络,以及电影如何影响和建构我们的文化记忆。陈教授强调,文化记忆不同于历史事实,文化记忆关注的是过去对当下的意义和价值。他重点介绍了阿斯曼夫妇的文化记忆理论,清晰区分交往记忆与文化记忆、存储记忆与功能记忆的差异,同时对文化记忆理论在全球视野下的拓展与批判进行解读,为在场师生厘清了文化记忆理论的学术谱系。
陈教授对电影文化记忆的五重路径进行了系统讲解,他梳理电影文化记忆研究的五重路径:一是分析电影作为文化记忆载体的本质,包括媒介特性与物质性对记忆存续的影响;二是从个体、群体、国家民族、全球记忆四个层次,结合多部影片案例,阐述电影建构的记忆内容分层;三是解析电影参与记忆的动态机制,即记忆的建构、传承、重构与遗忘;四是从政治、社会、技术语境,剖析外部环境对电影文化记忆的影响;五是从跨文化比较和批判性研究角度,探讨电影文化记忆的差异化呈现与权力伦理问题。
陈教授分享结束后,在场的老师提出关于文化记忆的理解和问题,与陈教授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周院长对于陈教授的分享再次表示感谢,同时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陈教授的分享内容既系统梳理了电影文化记忆研究的前沿理论,又通过丰富案例提供了实践视角,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对学院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