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院
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简称精品课程建设)。从来自各地申报的494门课程经过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了151门国家精品课程。我校在此基础上,大力鼓励建设精品课程,为此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背景】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是教育部正在制订的《2003- 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部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是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二是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教材建设。五是实验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六是机制建设。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采用学校先行建设,省、自治区、直辖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教育部在网站上设立“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页,发布与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相关的政策、规定、标准、通知等信息,整个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申报阶段,二是评审阶段,三是公布结果阶段。
【我院具体情况】
精品课程包括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教授职称的只有耿新锁一人,副教授也只有王云一人,其余教师都还处于摸索教学经验阶段,建设国家或省级精品课程还比较困难。为此,我院2004-2007年积极准备选报耿新锁教授主持的《教育技术学概论》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力争省级精品课程。
《教育技术学》公共课作为精品课程具有以下几个条件:
1. 教育技术学是我院专业课,2. 具有深厚的理论支撑基础和学科背景。
3. 师资力量
该课程主讲教师中目前有教授职称一人,副教授一人,讲师两人,形成了一支以主讲教授(或主讲副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配备有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梯队合理,教风严谨。
还有三名教师熟悉熟悉网络环境,为精品课程的上网公开及网上答疑解惑、后续维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 教学内容
该课程讲授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例如教学系统设计),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技术,网络资源检索利用等)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性成果。
5. 教学方法和手段
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都能上网,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的资料正在形成。
6. 教学实验条件
配有专用机房,50多台高性能微型计算机,连接校园网,专门用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机房内还配有多媒体教学典型设施,能为学生的实验实习提供保障。强有力的实验队伍可以保障学生技术问题随时得到解决。
7. 教材建设
该课程目前使用的是耿新锁教授和王云副教授等合编的《教育技术概论》一书,由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资金投入:
为了确保教育技术公共课申请到精品课程,我院将加大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计划在2004-2005年投入资金1万元人民币,用于硬件设施的改进、资源库的建设以及教师的课改和课程上网。对于在精品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勇于创新的教师作为奖励的重点,以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
尚待改进提升之处:
实验建设方面
应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机制建设方面
教授、副教授要承担精品课程建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都要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学生评教制度,促使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多媒体课件建设方面
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建设离精品课程还有一定的差距,从教学设计到实施步骤,以及画面的安排上都还待进一步改革。
师资队伍尚待提高
在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中,还有一部分教师从业时间较短,教学经验还不丰富,这些都尚待进一步的提高。
【意义】
我院《教育技术学概论》精品课程工作的积极推进,必将有效地提升我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带动各项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